一本书小说阅读网
当前位置:首页>都市>盲山女卫小说最新章节(睡神附体)全文免费阅读

第五章 发现

小说:盲山女卫作者:睡神附体时间:2020-12-17 18:37:06

  小镇偏僻,很少有外人来。廖耳偏偏能被引到这里来,引到钱七贯这个旧部面前,这本身就很不思议,这也说明当年盲山部的一些旧事一直被有心人看在眼里。无论出于什么目的,能明目张胆地谋害一位军部高官,还炫耀一般地引人观看,并且不急着弄死目击证人,背后的人显然是极为自信的。

  钱七贯认为,能在老死之前弄明白谁是自己的敌人,就目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来看,这很难,但也不是做不到。

  总之,急不得。

  有个能保存秘密的地下室只是第一步。

  一个女人,一个力气不大的、空闲时间不多的女人要独自开挖一间地下室,并装修完善,还不让人发现,这个工程太艰巨了。她只能每天晚饭后花一个小时静悄悄地来,剩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则放在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。

  镇子上各种服务部门和配套设施基本都有,图书馆也有一座,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三层小楼房,百科书籍和历年的报纸杂志倒是齐全。这些年活得麻木,对时事知道得太少。如今,得要把这一块捡起来。

  钱七贯的记忆力相当好,她天生早慧,学习能力很强,在收集整理信息上很有一套。每次去图书馆看书只带着脑子去,回来后躲在小屋里只凭着一个本子、一支笔,就能把看到的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。一开始,只是关注各个戍卫军部的建设、中高层人员的变动,后来她发现自己实在没有这条筋,列了一堆东西出来,可就是看不出有哪里不对,于是只好把目光扩展到联盟内民政策略及信息的发布上,从地域、时间、势力派系等各方面入手,分析比较了好久,终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。

  说它奇怪,是因为最近几年,联盟的某些政策明显有朝令夕改的嫌疑。十年前还不明显,近两年的新闻上却已出现过好几例。

  乱象已显。

  或者说,就是派系内斗。

  灾后仅仅才过了百多年而已,好日子才开始,居然又开始内斗!真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,作为小老百姓,虽然并不明白高层的那些大事,但至少有一点是知道的:有时候内斗带来的危害比自然灾害还要严重。

  两年前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,给人印象特别深:联盟政府法律部擅自将还未议定的宪法私自公布了出去,新宪法中免除了刑罚中的死刑,并建议特殊时期可以赦免重犯,以增加人口。

  接着,某个地区的政府就以尊重生命为由,借此大赦天下,放出了关在监牢中的某个重刑犯。

  再然后…….几个月后,这人多地作案,杀害数十条人命,至今没能将犯人逮捕归案。

  这件事引发了舆论众怒,其后果仅仅只是几名相关人员引咎辞职,位置换个人做,至于善后处理处理则一概没有。管事的估计都忙着内斗抢好处去了。

  令人感到恐惧的是,乱象还不止这一项。

  在此,就不得不说到而今的发展现状。发展了百年,全球人口未突破百万,如果不是有动车、网络等高科技产物在,现在的生产生活跟千年前的封建时期并没有区别。粮食生产上,照样是小农经济,灾前那种“一台电脑掌生产”的现代机械化农业早已经成为传说,电脑除了短距离传输信息、整合资料外,其他什么用处也没有;工业制造上,打铁都要靠人力;商业上,货币系统未得到全社会认可,某些偏远小镇仍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传统;文化教育上,过去的化学物理早已经不能用来解释很多自然现象了,人类传承已久的科学信仰正处于崩塌边缘;军事上,稍稍精密些的武器装备勉强可以使用,比如说半自动式手枪,至于电子导航和炮弹装甲什么的,造出来也用不了……

  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似乎永远不会停止。动植物变异、磁场混乱、土壤、空气和水都发生了某些神秘的变化,大多数科技产品不能用了,人类繁衍速度受限,多种新型疾病流行,自然灾害频发……人类身上仿佛背负着诅咒。

  回首人类百年来的建设,每一次人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之后,过后大自然必然予以更加严厉的报复。砍伐大量树木建设起来的农场,之后会被连续的干旱洪涝摧毁;挖空山腹修建的工程,一场地震就将其颠覆;大量猎杀鸟类以维护作物生长,最终却因一场冰雹颗粒无收;驱赶野生动物侵占森林空间,大规模蓄养家畜,接踵而来的不是兽袭就是瘟疫;肆意搜集珍贵动植物用于科研,换来的不一定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,反而更可能是生物犯罪率的提高……

  这种诅咒一直持续和蔓延,然而,政府似乎并不在意,圈地和猎杀还在继续,破坏和污染也没有收敛的迹象。

  钱七贯一边做着详细记录,对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一一梳理,一边每隔十年做一次业内对比,每一年都有灾害,没有哪一次环境破坏得到过赦免。

  整个人类正遭到自然的追杀,可我们自己还不知道反思。

  这个发现让人觉得分外悲哀和无力,钱七贯坐在逼仄狭窄的地下室,就着昏暗的灯光,脑子里乱糟糟的。

  政府并不是不明白这些,只是他们不在乎。

  那么——

  我们还有未来吗?

  政府的内斗与此有关吗?

  还有,这些问题廖耳知道吗?

手机上阅读

点击或扫描下载